http://hunan.hteacher.net 2019-03-18 16:10 湖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教学过程的规律这部分知识点属于教育学中重要考点,这部分知识点常常与教学原则或教学方法匹配出现,考查形式有单选题或案例分析题,所以需要把每一种教学过程的规律理解透彻。这部分内容看似简单易懂,如果仅仅按字面意思理解,在做题的时候就容易出错混淆,需要在备考时联系例子进行记忆。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是客观的,遵循规律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能够发现规律,但不能改变或者违背规律。清楚地掌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是理解和遵守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为能够识记清楚这四个教学过程的规律,我们可以将每条规律的第一个字放在一起编成口诀为“间、掌、传、教”,即舰长传教。
【知识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理解在这条规律的前提是要清楚什么是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主要是指前人发现并总结的经验知识,即我们常说的书本知识和书本上的理论。直接经验主要是指亲身经历或发现的知识和经验。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主要是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理论和知识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往往亲身经历和发现的知识不能够成体系并且不能够做到精准无误。所以,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教学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在学习间接经验,即理论知识的时候,往往由于理论更为抽象,前人总结的间接经验不容易理解,所以在传授间接经验的同时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帮助其理解。例如在讲解理论的时候为学生举出与理论相关的生活中的例子,只有以学生亲身经历或贴合生活的经验为基础,才能够让学生更好掌握间接经验。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曾对于教学任务是提高能力还是学习知识进行争论,而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辩证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例如,我们想通过数学运算训练加强思维能力的前提是掌握数学的四则运算知识,所以说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并非呈正相关,不能够认为知识掌握的愈多能力就会提升愈快,高分低能就是典型的例子。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例如,我们增强了思维能力和记忆力,能够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更多的知识和理论,智力的发展是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条件。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规律)
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强调挖掘智育过程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智育与德育相结合。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个人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知就是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知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和核心。例如,一无所知的小孩子品德形成是缓慢和困难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知识的掌握和品德的形成并非呈正相关,不可以认为知识掌握的愈多,品德形成的愈完善,“高智商犯罪”就是典型的例子。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例如,具有高尚品德的学生更倾向于努力学习获取知识和技能。
4.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是“教”的主体,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养成良好品德,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是“学”的主体,只有学生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体现,而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能够使教师更轻松地进行教学,发挥主导作用,所以,提倡建立民主平等、合作、有爱的师生关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认为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会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练习题】
1.陶行知提出教学中的“接知如接枝”,与之最相符合的观点是( )。
A.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B.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C.理论要联系实际
D.学生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1.【答案】B。解析:“接知如接枝”强调教师教学就像树木嫁接一样,要将新的枝条,即间接经验插到原树干上,即学生的直接经验,也就是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答案】B。解析:学生仅仅理解一个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发展学生的能力,会为学生掌握知识提供条件,学生能力提高就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湖南教师招聘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下一篇: 湖南教师招聘考试:幼儿骨连接特点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